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企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公告栏
  • 行业新闻
    彭传圣:中国在海运业减碳方面能发挥哪些作用?
    发布日期:2023-02-07 浏览次数: 字号:[ ]

    本文作者: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

     

    航运在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航运业主要使用能量密度较高的船用燃料油作为能源,在落实《巴黎协定》的减碳目标要求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现有提高船舶能效的技术不足以满足减碳要求,开发并采用低零排放船用燃料,是航运业减碳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低零排放船用燃料的发展路径并不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作为航运大国,按照习近平主席“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的要求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将审慎而积极地推动航运业减碳进程,不赞成在低零排放船用燃料发展路径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设定过高的减碳目标,而是脚踏实地推进低零排放船用燃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探索并明晰低零排放船用燃料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动船舶使用低零排放船用燃料,减少船舶排放强度,推动航运业减碳,为航运业减排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积极参与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制定和修订。中国在国际海事组织2018年4月发布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于2023年7月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次会上发布的更加严格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制定过程中,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其设定更加符合航运业发展实际的减排目标,体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希望“言必行、行必果”。

    鼓励中国航运业提高船舶能效以及探索并明晰低零排放船用燃料发展路径的努力。中国从2010年致力于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截止2021年底,中国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泊位达到10400个,尽管遭遇新冠疫情沿海港口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收到影响,2021年全国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量仍然达到14051万度。中国开发了风力助航30万吨超大型油轮,可以减少燃油消耗3%。中国开发使用的纯电动船约300艘,较大有50余艘,包括运行于内湖、内河、岛屿以及近海港口的客船、渡船、公务船、小型邮轮、港务船、干散货船等。2021年8月投入试运行的连云港港“云港电拖一号”是我国首艘电动港作拖轮,其总长35.5m,型宽10m,满载吃水3.5m,航速不小于13节,连续工作时长不低于8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源,总电量设计为5000kWh,能够达到4000马力常规大功率燃油动力拖轮使用效果,正向拖力48t。2022年10月10日首航的“江远百合”苏南120TEU集装箱运输船,总长79.92米、船宽12.66米,最大可装载120个标准集装箱,采用“即插即拔”式换电模式,配有3个20英尺的船用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个集装箱电池容量1540kWh,续航力可达280km,是目前集装箱装载量最大的换电式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2022年初世行成功的“长江三峡1”号游轮,船长100m,船宽16.2m,载客量1300人,驱动电池总电量达到7.5MWh,是目前世界上设计建造的电池容量最大、客位最多的纯电动客船,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中国中远海运集团订造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在建造江海直达700TEU电动集装箱船。

    支持地方政府或航运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推动航运业减碳的国际合作。尽管中国没有签署《克莱德班克绿色航运走廊宣言》,但是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上海港与洛杉矶之间建设绿色航运走廊,探索和明晰使用低零排放船用燃料推动国际航运减碳的路径,也将积极支持中国航运利用相关方参与中国港口与其他国家港口至今建设绿色航运走廊。

    支持将航运业纳入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探索航运减碳的市场机制。中国支持地方政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将航运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已经纳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拟纳入。


    (来源:信德海事)